台南大胖担子麵
每去台北都去的小吃店是以前朋友告訴我的“台南大胖担子麵“。
這個店在台北林森北路。因日本的部落上看好幾次見介紹的這個店,看起來很有名。當然日本的台灣指南裡有。
進入時店員們在中央的桌子吃午飯呢。使我感受到我來到台灣。
雖然早就知道牆壁上掛著大的菜單,可是這次也寫著日語初次發覺了,我很糊塗了。
這裡附近熱鬧的街,特別很多日本工薪族,所以很多日語的招牌,菜單,會說日語的店員。
但是對台灣人來說,這樣的用不好中文日本人說明不用把,因為台灣人認識比我多得多。
以前台灣只有一個名牌“台灣啤酒“,現在增加了一種叫“生・台灣啤酒”。但不能理解兩味道相差。新啤酒圍著紅圍巾,很可愛。
跟在台北朋友見面時一定一起去。不見面的話也就一個人去。
覺得這個店的清湯麵全台灣上最好吃。
比杯三分之一還低的“台灣啤酒“杯。很可愛。
常常想以記念帶回,因為買單時常常喝醉,所以忘了向店員詢問。
台灣啤酒比日本的還談,所以反而卻喝過…常常反覆同一樣的後悔。
下次來可要好好地向店員詢問……呀,喝醉以前詢問就好啊。
豬舌頭(相片上第十八/八十元) →
吃起來像叉燒肉味道,日本不太見,很好吃。
台灣下酒菜的盤碗不太大,所以可能享受點各種各樣的菜。
滷蛋是我很喜歡台灣料理之一。
也喜歡鹹蛋。
在這個菜單上滷蛋用日語寫著「煮しめ玉子(相片上第十三)」……那,挺適合呢?
有個時候看到“魯蛋“,覺得“滷蛋”是準確。
喝酒時店員把吃光的下酒菜盤碗撤下去,但瓶啤酒沒櫥下去。買單時算瓶數。
看見這張相片初次發覺,那時我倆門喝八瓶以上過了。
- 注意:這個專櫃“時隔九年重去台灣 “是二零零八年十一月時的旅行。
首次把這個專櫃上傳時,沒上傳這張頁,為什麼當時我的中文水平比現在還最低(現在有點低)。
重新追加上傳了。
所以這些內容包括最近的經歷事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