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製商品
總覺得台灣,大陸或香港比日本還便宜,日本人為囤積仿製商品紛紛去旅行,我有這樣的印象了。
可是這些主要的日本人是女性的。以前男性為買女也紛紛去但是這個男方流行已過去了。當代這樣的男性不少見。
對男性來說買東西只是為女性的,結果聽話說仿製商品但男性不太明白了。
朋友陪我像日本秋葉原的“光華商場(現在,光華數位新天地)“。
秋葉原的小的電器店都放在的一家大樓館。
在音樂播放器上iPod系列顯然顯眼,因為這塊外形設計可愛和漂亮把。
此外,從離十米開看就能確認也許是iPod的東西買一千塊至三千塊左右。
這些商標畢竟不“Appli“,“Appre“,“Applo“什麼。好像iPod但外觀有點粗率,好像喝醉著iPod。最好玩笑地買。
不是對應iTunes而且是mp3對Windows,所以沒買了。
當然不是仿製,但很好像〜。
還有錄像店,和日本的一樣在店內的深處有為成人的專櫃,多一半佔有日本製作品。日本小姐在外國也堅持呢。
為太太買到了日本電視節目的DVD。
“多少錢?”
“一千八塊?“
“不對,一百五塊…“
“真的嗎?那,買更多買到就好了。“
“那時大給你個電話,說錄像的名單。但你回答了都有了吧…。“
禁止帶入日本的東西之幾個是猥褻動畫相片,侵犯版權仿製的等。
也許這個“等“包括我我買的錄像,但我看見在幾場的陳列櫥裡的仿製東西裡沒有這樣的錄像,覺得錄像在這個範圍以外…隨自己的解釋。而且海關什麼也沒說了。
最重要的是平時沒看電視的我不能分別真的或者仿製。再看得詳細但不看起來仿製,像真的。
- 注意:這個專櫃“時隔九年重去台灣 “是二零零八年十一月時的旅行。
首次把這個專櫃上傳時,沒上傳這張頁,為什麼當時我的中文水平比現在還最低(現在有點低)。
重新追加上傳了。
所以這些內容包括最近的經歷事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