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氏先生
這次台灣旅遊,好像淨訪和日本人因緣的地方。
1885年,統治台灣的日本進行台灣同化政策。教育家,伊澤修二提倡為這政策最重要的是教育,設置了台灣國語傳習所。首先租了台北芝山巌恵済宮的一個角落,設置了芝山的巖學堂。六位伊澤修二招聘的老師在那裡開始教。
統治初期時台灣治安不太好。伊澤修二回國時1886年元旦,那六位老師在學堂前遭遇抗日游擊隊終於被他們慘殺了。
那裡有他們的墓,紀念碑等,每年2月都舉行追悼會。叫做“台灣教育的聖地”,還管那六位老師叫“六氏先生”。
上網用關鍵詞“六氏先生”檢索,就能發現許多有關的網頁,可能知道詳細的消息。
聽說從接運芝山車站或士林車站走20分鐘就到,不過這次開老朋友的車去。
到了有“六氏先生”的芝山公園時,看到就看到長樓梯,但和看到在youtube的不一樣……倒也可以。
樓梯兩側的支柱上雕著好像論語的句子,這座廟也許是儒教的。
上了樓梯,到了眺望的芝山巌恵済宮門前廣場。因為那裡高低所以刮風很爽快。但是只覺得這樣幾分鐘,還是7月的台灣太酷暑了。
為了避免酷暑去樹下。樹下還有爽快風,台灣的樹下太爽快,東京的樹下也有風,但是熱風。
不知為什麼這座廟一帶沒發現關於六氏先生的牌子。
對屋檐下休息的人問,他就站起特意帶我們去,很親切台灣人。
往後繞廟有樹林的門口我們進去,跟他走上大自然的人行道去。走一會那位站著向樹林裏用手指。
六氏先生的墓在樹林裡頭從人行道有幾米。那裡是除非用手指否則誰都不能發現的地方。那墓寂靜的站著。
還走去一會就看到聽說伊藤博文寫著的”学務官僚遭難之碑“,像小公民館的“雨農閲覧室”。雨農閲覧室裏有效空調下學習幾位年輕人。
回一下,走向一邊接近墓。
幕前靠在六塊靈牌,這些名字裏有和我的一樣的“中島”。幕前合掌,然後拍跟墓的相片。
結果有兩三個牌子,但沒用日語寫著的而是只用中文的。覺得因為是對台灣政治考慮呢?
烏山頭水庫和這六氏先生之墓是即使像訪也不容易的地方,所以這次旅遊訪到這兩的很滿意很幸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