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烏山頭水庫
覺得不用給台灣人比日本人還熟悉八田與一,烏山頭水庫詳細地介紹這些。
當初準備坐火車等去烏山頭水庫。用坐新幹線最快…但最快算到中途。臺鐵嘉義站離高鐵的不太近,要坐公車去臺鐵站,不如對說中文不太好的外國人從台北坐自強號很方便很輕鬆不麻煩。
結果坐在台北住在老朋友的車去。要3個半小時。下了高速路的六甲交流道,幾分中後到了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的門口。
 交200台幣的入場費然後進去,不認識這區,按著引導牌坐車去就到路頭。左邊看到道湖面的坡道,右邊深處看到祭奠碑。
祭奠碑的外面上刻著因工程事故逝世工人的名字。正面上刻著八田的致辭。這篇文章沒有句讀,平假字有點彆扭,我覺得一位知道日語的台灣人抄寫著八田日語文章。反而這樣事令人感覺台灣人的親愛。
雖然在不顯眼的深處不多是一定得訪的地方。
登上坡道,眼前有一片廣闊水庫湖。不過能張望的湖只是整體的3成。很很很很很巨大的。
這一帶在亞熱帶附近,還那時7月中旬,氣溫輕鬆有35度左右,潮氣也有百分之百啊,酷暑得都快不禁喊“媽媽的”了。還酷暑下連1公理都走不了。但相片上彷彿很清爽爽快……。
再說,幾乎所有的日本人不知道八田,當然我也不知道。
也許日本因戰敗不幹說統治時代的事情。不過聽說台灣小國課本上介紹他的這座水庫,因此台灣人都知道一位日本人誰不知道的八田與一,總之有一場奇怪的現象。
每年他的忌辰在這裡舉行追悼會。在從這坡道走步300米的河提地方有八田的銅像。
來這裡以前上網學習他的事情,所以親眼會面他的銅像,差點兒眼淚汪汪了。心裡中搭話;才來到這裡,八田先生!
銅像後面有他和他夫人外樹代的日式墓。我在銅像前面合掌一點。發現在他的胳膊下面有一張蜘蛛網,輕輕撣掉,然後跟老朋友小半拍了咱們的照片。
對我來說想像水庫是有高低差100米巨大混凝土絕壁,在那絕壁上有水門。不過這坐烏山頭不一樣,彷彿是蓄水池似的。聽說水庫修建的方式各種各樣。
但是從送水口流出的水勢太壯觀,轟響濁流很打旋渦,很可怕。
這些別的相片的送水口和這樣不遺言,大概水流涓涓的。我看的光景也許只是偶然的,那是很幸運的。
由於電影“KANO”在這座水庫拍攝了外景地,因此在這裡留下用這部電影時的日式紅和白的垂暮等。在這送水口旁邊有八田與一記念館,可以參觀他的遺物,相片或資料什麼等。
聽說那時“KANO”因人氣重上映,想看這片的,老朋友說現在在金門島上映呢……金,金門島嗎……?當天回來很難這次算了吧。只好到下個春天推出位置等啊。
這風景區裏有一所像剛修建的八田紀念公園,這所裏還有八田住過的修復家,紀念館,小賣部什麼等。還修復家的院子裏有他夫人外代樹抱著孩子的銅像。
那時平日,所以客人很少,只有些鄰居的孩子。聽說日本指南書上沒有這風景區的消息。但是要是沒事先學習這裡的情況的話,無論看送水口的激流,也沒有意思,無聊。
youtube上台南市長說希望這風景區變成來台南的旅客一定訪的地方。那要是希望這樣,覺得從新幹線的車站到那裡的公車要開通。對我這樣的外國旅客來說坐火車坐公車來到這裡很複雜很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