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產
由於不是女性,沒有女裝的愛好,所以對名牌產品等沒有興趣。還是不要怪商店的特別的禮物。但是由於去外國的機會,想買一些土產。
雖找各種各樣的商店,由於不是明確的目的,畢竟只買奇怪的了。
 如果不是強反共產主義者,帶著這個手錶,不去中國大使館和大陸,或者不見面大陸人。
這樣的行為是不行,是挑撥和非禮。但是除了這是自由的。
去台灣旅行的時候,付貨幣的單位只是幾十箇塊,因此看這個三百塊的價格,覺得很貴。
是在大渓的史料館買的。大渓在台北的西北方,坐汽車要一個小時左右。
三百塊是九百日圓,不是貴。
和西餐館的午餐一樣價格,我一時變了台灣的金錢感覺。
 這是兼室內裝飾的磁石小人。
西班牙的有西班牙海鮮飯(Paella)、鮮啤酒,鬥牛和蝦等。可是我覺得台灣商品有台灣風格和可愛。不是賣土產的商店,是賣年輕女子的商店。
對年輕商人說「這個小人物沒有磁石」。他向我說明付錢的時候黏上。
一般把紙貼冰箱外邊時用。但是由於我家的貼著很多筆記紙,因以沒有空兒。想貼在我的電腦上。由於”Apple(蘋果)“的外邊的不是鐵,是鋁,因以不能貼。其它“Dell“的是鐵,堅實地貼……堅實嗎?台灣磁石的貼力是很很很很強過度呢。拿的時候,”Dell”傾斜一點。
貼別的也檯燈等。在“三峽”的街賣的,太可愛了。
→
從台灣回國半年以後再去台灣,並不是哪兒有情人…。而且再去以前買的商店再買相像的東西。
用每次買一個比一次買多少的方法回憶很了。光少人物二十〜一百塊左右…但是付磁鐵加上五塊左右…就是說清楚不記住那些價格。
 和現在的日本一樣,台灣也開始了懷古熱潮,賣像三十前的各種各樣的東西。右邊照片的明信片是那些中的一張,在淡水年輕女性商品店賣的。
雖然不是向遊客商品店,這個年輕女性商品店的店員會說日語。
「你會說日語。你在學校學習日語,還是有會說日語的朋友嗎?」
「不是,對日本有興趣,自修,不過還不好・・・」
「很好,日語說得很好!」
↑以上是日本會說
在本國的外國人學習日語。在台灣看到這樣會說日語的年輕人,沒有不喜歡這個國的理由。
雖然這張看起來一張一般的明信片(左邊的寫真),但是在後面有點線和波狀線,沿著這些線。剪這些線有的折這些波狀線,就會成為立體的。賣十五塊左右。
由於只買一張,所以還不剪、在自己的房間的壁上貼這張。
看見明信片裏有「月台」。日語用片假名,是英語的翻譯,所以沒有日語的漢字。
覺得「月台」是漂亮的漢字。
 台灣人大家認識的摩托車口罩。有各種各樣圖案很可愛。不過在日本沒有那些,只是白色的,而且騎車時誰也沒帶,所以對日本人那些口罩很少見。可是日本人喜歡過敏性花粉,冬天和春天大概帶口罩,覺得將來在日本也時髦啊。
於是為太太買一個來的。太太雖然喜歡那些圖案,可是好像沒敢帶那箇騎車上班〜。到習慣了可能要有點時間。二十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