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> Formosa >
幼なじみと一緒に/跟童年的朋友一起去
 

梅雨的臺北 | 三峽 | 小籠包 | 紅毛城 | 命理大街 | 中正紀念堂 | 土産 | 

三峽

伊樂園大飯店 過去的台灣飯店,建築時有一些空間就建了房間沒有窗戶的,這種作法和西班牙一樣。看來這種經濟實惠的旅遊往往安排這種飯店。太幸運就能中了這種房間,還有旅遊規定單上寫著“有可能一張雙人床,客人不可能選擇…”。男性倆呆在雙人床就會走進新世界了。
 哪種房間取決於該飯店的安排,所以來台以前,用伊妹兒告訴飯店我們的希望。上次發了三次伊妹兒才受到一個回信,就是沒有窗戶的兩張單人床。這次發了一次就來回信,就是有一個窗戶的兩張單人床。太好了〜。

台北站 三峽 三峽

 大概勸從未去過台灣的人去九份,但看來近幾年九份改變了最不想勸的地方。總之那裡從早到晚整天擁擠得人山人海。不出所料他說想看去九份,於是向他伏地謝罪地,叫他改變了那個希望,還勸他去金瓜石,不過天氣不好,所以我們定下了看去三峽。

 從台北站到鶯歌站要半個小時。“鶯歌”的發音對我來說很難,以前連說兩三次對方才聽得懂,這次一說就聽懂,很高興。
 6年前的鶯歌站前廣場有點冷落,然後修建就改成了現代的。既有觀光指南的標識又有觀光地圖,況且公車站上掛著一張仔細路線地圖。對我不習慣台灣旅遊的外國人太方便了。

三峽 三峽 三峽

 我們來到台灣時,正巧端午節,連休。三峽還是遊客有的是,可沒有九份眾多,繁華得很開心。
 以台灣梅雨期為下午一定下一陣雨,去清水祖師廟參觀後,突然下起大雨來了。我們再公車站的屋簷下避著雨找著計程車,當然這樣時一輛空車墨菲定律般地都沒經過。

 最近台灣巴士的情況太好了。巴士站上掛著路線表,巴士站的名字全部標識。這標識之中發現了接運的巴士站,是接運頂埔站。以為不能坐接運去三峽,不知道接運伸展了,太方便了。

三峽 三峽 三峽

 過不久到了巴士坐車去,停在接運頂埔站的時候,雨下很小,快要停了。眼前有接運站,從巴士站到這站最長也只有幾米,由於那我沒帶雨傘下車往這盞走去。沒到走幾步,止步從書包拿出悠旅卡來的時候,後邊走過來一個漂亮的年輕姑娘,她竟然帶著雨傘向我這裡伸出了。我從未受過這麼太熱心的熱情,一時不知道發生什麼了。大吃了一驚。
 這種熱情超過常聽台灣熱情,恐怕台灣人的文明比日本人的高多了。我要向她學習,是謝謝台灣的。

龍山寺 龍山寺 剝皮寮

 連續坐接運去朋友要求去的龍山寺,順便還去剝皮寮。哪天端午節,寺裡舉行各種活動。
 剝皮寮開了,但在剝皮寮旁邊的歷史館休息,很遺憾啊。

梅雨的臺北 | 三峽 | 小籠包 | 紅毛城 | 命理大街 | 中正紀念堂 | 土産 |